李建民:县中振兴要在转变育人模式上下功夫

894

发布:2021-12-13 科研课题网

  

  “双减”政策发布后,全社会各方都作出了积极的回应。可以预见,“双减”会强势推动整个基础教育生态的系统性变革,减轻广大家长的教育焦虑和教育负担,推动学生学习回归校园。“双减”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无论是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或是高中教育,都难以“独善其身”。

  虽然此次“双减”政策针对的主要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但其影响的范围绝不仅仅限于义务教育领域。总体来看,“双减”对高中教育未来发展正在形成一种倒逼之势,尤其是对于县域高中来说,这种倒逼的挑战更为严峻。一方面,扩充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对化解义务教育升学焦虑,激发义务教育学校有效开展减负提质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普通高中招生将逐渐淡化考试分数,更加关注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多样化课后服务的持续供给,强化了对中小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支持,这对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提出了更为深刻的内在要求和更为严峻的挑战。

  未来的高中学校尤其是依然处于分数导向模式下的县中必须要转变现有育人模式。然而,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如何实现转变?这一系列实践性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探讨。

  探讨县域高中发展问题首先需要明确改革站位,统筹考虑“双减”、教育评价改革、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等重大改革举措和政策文件,重新审视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建构和转型的价值取向。当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在区域、城乡、校际之间仍存在明显的差距,这些不同层面的差距在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的同步冲击下,存在进一步放大的可能性。振兴县中正是缩小上述差距、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公平的重要契机。每所高中学校都需要深刻认识普通高中作为育人机构的根本性质,应始终坚持把“人”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正中央,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时调整培养方式,围绕高中学生全面发展开展各方面教育教学改革。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高中学校也必须要警惕学校和学校教育“万能”的误区,准确把握学校教育的有限性,在育人模式转型过程中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

  县域高中育人模式转型重点在于激发学校发展的内生力。育人模式是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的高度凝练,体现了学校育人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结构,是实现育人方式变革的重要手段。正因如此,育人模式的构建与优化是普通高中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推动育人模式转型应通过促进学校内部群体行为的合理化、积极化、有效化,凝聚和提升发展的内生力。县域高中应充分认识并把握其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主体性,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调整学校发展思维方式,通过相应的制度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实现对县中场域中的人、活动、资源之间的关系调控,提升驱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

  县域高中育人模式转型需采取整体建构的技术路径。激发县中发展内生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强化校长和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是根本,优化县域高中教育治理体系是关键,提升教育资源配置的县中可及性是重要保障。区域高中教育治理的方式和手段以及人财物等教育资源终将需要落实到学校层面,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高中学校强化整体建构的能力,紧紧围绕学生发展之需,从学校整体发展的高度去进行科学合理的一体化设计,把理念引领有效转化为具体的制度、举措和活动等,化解办学理念碎片化、课程教学应试化、培养模式同质化等诸多问题。需要指出的是,进行整体建构并不等于不要学校特色建设,而需要把学校特色建设和特色发展嵌入到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之中,助力学生获得更充分更多样的发展机会。尤其是在“双减”背景下,县域高中教育应该注意与义务教育之间形成良好的接续,为课后服务有效服务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提供支撑。

  (原载123日《中国教育报》。作者李建民,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常用链接

本站总访问量:81679次,
版权所有 © 2023 教育信息科研课题网
建议您使用IE11、Edge、Chrome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技术维护:教育信息科研课题网信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