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陆亭: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必然追求

698

发布:2022-04-01 科研课题网

  

  “双一流”建设是国家重大专项,既需要持续推动,也需要规避项目建设容易形成的固化现象,促进创新。学科是对知识的分类,代表着科技发展与人类认知的水平,当然发展的过程会不断产生新学科及进行新的学科组合。竞争和合作都是需要的,既要有活力也要有秩序,因此要不断进行动态调整,最终目的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需要。以上,是理解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淡化身份、聚焦学科”导向的基础。

  “淡化身份、聚焦学科”导向原因探讨

  进一步分析“淡化身份、聚焦学科”导向背后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双一流”建设是国家战略。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一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政策选项,并随着时代发展而与时俱进,大致分为以“现实路径、国际竞争和理想升华”为特征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重点高校建设时期:立足国内发展的现实选择。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缺乏教育资源和办学经验,集中财力物力重点建设一批高校,具有迅速动员社会资源、先行示范,并使高等教育按照国家计划和需要发展的优点。第二个阶段——“211”“985”工程建设时期:迎接世界竞争的挑战。上世纪90年代,世界逐步进入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各国对高层次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科学技术水平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科教兴国战略提出后,需要主动布局世界科技和人才制高点。第三个阶段——“双一流”建设时期:服务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将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双一流”的指向是世界一流。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核心因素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两个大局”的关键推动力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而教育有着“决定性意义”,高等学校特别是一流大学的地位显著增强,唯创新方能取胜。高等教育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居于龙头地位,是知识创新孕育地和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地。我们要建设的“双一流”是世界一流,是要放在国际平台上比,不是关起门来争老大。因此,要鼓励创新、特色发展,形象表述就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突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强调淡化身份色彩、聚焦学科发展,就是要引导高等教育强化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避免高校把“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为身份和层次追求,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到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

  第三,“双一流”建设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方向。国家层面长期一以贯之的支持,带动了我国高校由弱变强,促进了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完善,支撑了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时代在前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既需要继续面向科学前沿和人才高地勇争一流,也需要呵护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带动高等教育整体的高质量发展。“双一流”建设最终是要推动实现高等教育强国。

  “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心怀“国之大者”

  当前,教育发展的时代、内涵、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创新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是迈向未来社会的通行证,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一流大学是“国之重器”,“双一流”建设承载着国家理想,肩负教育强国使命要求,这需要大学树立一种为国分忧解难的理想主义情怀。

  我国独特的文化、国情、时代决定了高等教育最终要走自己的道路。一方面,向更高水平迈进的中国高等教育需要创造自己的模式;另一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打压也使我们明白,要走好自己的道路。归根到底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高等学校发展模式要从学习借鉴向以自主创新为主转变。

  “双一流”建设高校一定要心怀“国之大者”,摒弃斤斤计较“小我”,强化责任担当,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尤其要关注由01的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重点领域的引领和高水平开放。具体而言,要服务国家战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功立业;强化特色发展,做好自己的强项争创一流;保持竞争活力,不因身份而沾沾自喜故步自封;加强协同共进,攻坚克难相互成就,共同构建一流大学体系;实现高水平开放,争做打破西方发达国家高科技封锁的先锋队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融合剂;用好建设自主权,不断优化发展生态。

  面向未来,大学的意义一定是超越校园、超越大学本身的,一流大学的影响一定是超越国界的。

  以优势特色学科为基础冲刺世界一流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到来,使得高等教育必须融入社会,坚持“四为服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双一流”建设高校要适应时代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以自己的优势特色为基础冲刺世界一流。

  要突出创新贡献。创新是全方位的,大有原始创新、小有技术革新。在抓关键核心技术时不忘发展民生产业,在布局新兴产业时不忘实体经济,在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时不忘乡村振兴,在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时不忘文化软实力,高等学校需要全面应对。

  解决问题就是创新。真正推动了社会繁荣发展的大学,才能成为高水平大学,因此解决社会发展各层次问题是大学特色的价值所在。尽管我们上一轮“双一流”建设成就很大,但还需要扎根中国大地,进一步聚焦高层次创新人才、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由高原平台向世界高峰迈进,在高原上筑高峰。这些高峰是满足国家需求的方方面面,高校要登上一个个山头,攻克一个个制约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在今后的“双一流”建设中,战略方向、资源配置要精准有效,注重挖掘和实现有组织科研、大学自主权、教师创新活力的共同优势。

  作为“国之重器”,“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大创新更值得期待。高水平大学要面向未来不负使命,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关注重点领域,重视关键技术和基础理论的突破。对于地方高校来说,还要注重错位发展,面对区域的需要,发挥特色优势,努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以专业优势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参与区域经济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构建,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成为地方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各高校要思考既有的层次位置和类型方向,共同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和良好生态。“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当好领头雁,在扎根中国大地办学中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坚持自身特色中开拓产业方向,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培养创新人才,在推动开放办学中提升国际影响力。高校评价需要积极引导内涵式发展、推动协同创新工作、激励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伟大实践,按照基础研究、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不同规律开展多元评价。

  (原载328日《中国教育报》。作者马陆亭,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常用链接

本站总访问量:81679次,
版权所有 © 2023 教育信息科研课题网
建议您使用IE11、Edge、Chrome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技术维护:教育信息科研课题网信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