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级综合性教育科学研究机构。2004年,经人社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了不断开拓教育研究的新领域,全面提升服务国家决策、推进理论创新、指导教育实践的能力和水平,现面向社会公开招收2018年博士后研究人员。
一、基本条件
1.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
2.具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3.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敬业精神;
4.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根据情况可适当放宽至40周岁,身体健康。
二、招聘项目
招收部门
|
合作研究项目
|
项目负责人
|
招收条件及数量
|
院办
|
中国特色教育智库建设研究
|
于发友
|
教育政策或教育学原理等专业应届博士毕业生,具有智库研究或工作经验者优先;1名
|
体卫艺教育研究所
|
大、中、小、幼体育学习内容体系建设
|
于素梅
|
勤奋好学,勇于创新、善于合作;英语基础好,读写能力较强;有一定的课程教材研究基础者优先;有心理学、教育学专业背景者优先;1名
|
科研处
|
教育智库研究进展报告
|
王小飞
|
教育学原理、教育管理等相关专业,具有教育政策或智库研究、教育评价、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经历者优先;1名
|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
交叉融合的教育科研创新研究
|
刘贵华
|
有多学科知识背景,能够把握跨学科研究的趋势和方法,对于学科建设和教育科研有较深入研究,对人工智能、大数据、脑科学、生态学等领域知识有所了解;1名
|
教育法治与教育标准研究所
|
国家标准化战略下教育标准改革动向研究
|
杨润勇
|
教育学专业,具有教育政策或教育标准、教育法学研究背景,有教育工作经验者优先;1名
|
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
|
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研究
|
吴霓
|
教育类专业应届博士毕业生,全脱产坐班,能出差;1名
|
高等教育研究所
|
财经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
|
张男星
|
经济学、课程教学、心理学相关专业,擅长统计分析,善于团队合作与沟通,较高英语水平;2名
|
德育与心理特教研究所
|
立德树人理论与实践研究
|
孟万金
|
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特殊教育及临近专业博士学位,具有较强的思辨研究能力或量化研究能力,发表过相关较高质量的中文或英文论文,英文功底较强、实践经验较多或有留学经历者优先;1名
|
德育与心理特教研究所
|
学习科学前沿成果转化研究
|
孟万金
|
心理学、课程教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语言教育教学、特殊教育及临近专业博士学位,具有较强的英文功底或有留学经历者优先,发表过相关高质量的中文或英文论文、译文者优先;1名
|
课程教学研究所
|
义务教育课程政策评估及改进建议
|
郝志军
|
课程教学论专业;1名
|
教育理论研究所
|
学区制的比较研究
|
郭元婕
|
外语水平较好,有基层工作经验者优先;1名
|
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
|
普通中学落实核心素养,构建基于标准的学习体系研究
|
王春易
|
具有5年以上的教育教学经历,对本学科的课程体系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对课程价值和学科本质有深入的思考,对落实核心素养和基于标准的学习有一定的探索和实践;4名
|
三、在站要求
1.须全脱产在站工作;
2.在站期限原则上为2年;在站满21个月方可申请提前出站;延期只能申请1次,最多延期1年;
3.与本站签订工作协议,接受本站的管理和考核,达不到本站的相关要求,本站有权予以退站。
四、相关待遇
1.提供住宿,提供在职人员标准的用餐待遇;
2.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3.发放相应工资,缴纳社会保险,提供科研经费;
4.为符合条件人员办理人事档案关系转递和落户手续。
五、报名要求
1.申请材料
(1)《博士后进站申请表》1份;
(2)两位本学科或相关学科专家的推荐信1份;
(3)博士学位证、毕业证复印件(尚未发放证书的应届博士生可提交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证明)1份;
(4)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正反两面)1份;
(5)博士学位论文和两篇代表作;
(6)拟报项目及研究计划概要(3000字以内);
(7)全脱产证明(在职人员提供)1份。
2.上述材料均用A4纸打印,邮寄至我院人事处(地址详见第六条),无论录取与否,恕不退还。
3.申报截止时间:2018年7月31日。
4.本站对报名材料进行初审,并于9月初对初审通过人员进行面试,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煦
联系电话:(010)62003445
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46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人事处(100088)
Email:rsc@nies.net.cn
附件:《博士后进站申请表》(见下方)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8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