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斌:乡村教师激励制度研究

620

发布:2021-03-26 科研课题网

  

高慧斌著

  知识产权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梳理了乡村教师激励制度的发展过程,共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075名乡村教师参与了本次问卷调査,50名乡村教师接受了结构性访谈。通过分析调查的数据发现,当前乡村教师激励制度的激励水平相对偏低,且不同群体间的差异显著,应建构一个包含补偿性激励、保障性激励和发展性激励的制度结构体系,使得乡村教师自我发展与乡村教育、乡村振兴相融合,促进农村、边远地区的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目录:

  第1章乡村教师激励制度研究背景

  第2章乡村教师激励制度研究进展

  一、教师激励研究

  二、乡村教师激励理论研究

  (一)"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推动教师激励研究

  (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不断提高

  (三)从乡村中小学教师劳动特点、职业特点出发探讨农村教师激励

  三、乡村教师激励现状研究

  (一)以提高经济待遇为主的生活保障激励

  (二)以提高乡村教师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的激励

  (三)促进乡村教师与乡土文化的融合与延续的激励

  (四)加强乡村教师的综合激励

  (五)发达国家乡村教师激励制度的经验与启示

  第3章乡村教师激励理论基础

  一、需要理论下的乡村教师激励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二)ERG理论

  (三)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四)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下的乡村教师激励

  (一)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二)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

  (三)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三、综合激励理论下的乡村教师激励

  (一)波特-劳勒的综合激励

  (二)豪斯综合激励理论

  第4章乡村教师激励制度架构

  一、激励和激励制度

  (一)对激励的认识

  (二)对激励制度的认识

  二、乡村教师激励制度要素

  (一)实体要素

  (二)精神要素

  (三)关系要素

  第5章乡村教师激励制度的政策指向

  一、物质激励

  (一)民办教师享受国家补助 

  (二)提高乡村教师工资待遇,解决拖欠乡村教师工资问题 

  (三)从免费师范生到公费师范生,吸引优秀人才担任乡村教师

  (四)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

  (五)实施福利

  (六)奖励 

  二、编制、岗位激励 

  (一)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 

  (二)统一城乡教师编制标准 

  (三)向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编制倾斜 

  (四)特岗“编制” 

  (五)支教与扶贫的特殊岗位 

  (六)乡村教师职称评聘政策从与城镇教师大体相当到向乡村教师倾斜 

  三、荣誉激励 

  第6章乡村教师激励制度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一、调查说明与指标体系 

  二、乡村教师激励实施基本情况 

  (一)补偿性激励满意略低,且不同区域、地域、群体之间存在差距 

  (二)保障性激励满意比例略高于补偿性激励 

  (三)发展性激励满意比例高于补偿性和保障性满意比例 

  三、乡村教师对不同激励方式满意的差异性 

  (一)不同群体乡村教师对补偿性激励满意存在显著差异

  (二)不同群体乡村教师对保障性激励满意存在显著差异 

  (三)不同群体乡村教师对发展性激励满意存在显著差异 

  四、影响乡村教师对激励满意的相关性 

  (一)乡村教师工资增长、住房改善和任教安全得到满足的程度与各种类型激励满意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二)乡村教师专业认同程度高低与各种类型激励满意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三)乡村教师幸福感高低程度与各种类型激励满意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第7章乡村教师激励策略的国际经验 

  一、发达国家欠发达等区域教师队伍面临的主要闲境 

  (一)教师短缺 

  (二)教师保留率低 

  (三)教师教学能力不足 

  二、发达国家欠发达等区域师资困境的原因 

  (一)乡村教师工资普遍低于城市教师 

  (二)乡村学校资源不足,教师缺乏专业支持 

  (三)乡村教学环境复杂下的适应困难 

  (四)乡村教师培养不能适应乡村教育需要 

  三、发达国家针对欠发达地区教师的激励策略 

  (一)提高乡村教师薪酬和待遇 

  (二)注重职前培养和体验,适应乡村教学环境 

  (三)职后追求卓越激励,助推乡村教师专业成长 

  第8章乡村教师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一、乡村教师激励制度体系不健全 

  (一)激励主体目标有待调整 

  (二)激励要素有待进一步补充丰富 

  (三)激励结构有待完善深入 

  二、健全乡村教师激励制度体系 

  (一)适时调整乡村教师激励主体目标,建立服务期限制 

  (二)丰富激励要素,基于教师教育强化养成激励的精神要素协调建构激励的关系要素 

  (三)不断完善乡村教师激励结构 

常用链接

本站总访问量:81679次,
版权所有 © 2023 教育信息科研课题网
建议您使用IE11、Edge、Chrome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技术维护:教育信息科研课题网信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