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新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落实劳动教育中的独特优势

1021

发布:2021-06-07 科研课题网

  自 2017 年 9 月教育部印发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以来,各地都在领会《纲要》精神、积极培训师资、完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2020 年 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该文件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来自中小学的疑问: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单独开设,意味着劳动与技术教育将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脱离出来,那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实劳动教育的优势还存不存在?还要不要加强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会不会被劳动教育所取代?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有助于中小学能更好地落实劳动教育、实施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深刻认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加强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曾肩负落实劳动教育的重任

  课程始终是落实劳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新中国成立后很长时期,我国的中小学教学计划中都设有劳动教育必修课。2001 年我国启动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和完善课程结构,在国家课程方案中增设了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同时为减少课程门类、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将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一并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中。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落实劳动教育的重任。

  国家随后颁发的相关文件也一再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落实劳动教育的主要载体。2015 年 8月,教育部等三部委曾发布过《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将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 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开足开好。2019 年 6 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发布,提出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确保劳动教育课时不少于一半。

  (二) 劳动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应该承认,劳动与技术教育被并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后,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削弱。原因是多方面的。

  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一直被置于相对边缘的地位,不少学校一直没有开课;有些学校虽然开课了,课时也很难保证,常常被其他课程挤占或挪用,这些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落实劳动教育就会落空;还有一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得还不错,但劳动与技术教育这一部分内容是和其他几个部分内容整合在一起来实施的,且也有不少人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是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主,因此没有注重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而在那些劳动与技术教育一直没有被并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是单独开设的学校,如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一些学校,劳动教育一直坚持下来了,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强调其活动性、工具性、技术性,却弱化其思想性、人文性、教育性的现象。

  总之,作为落实劳动教育主要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很好地落实劳动教育,使劳动教育在学校课程中被弱化,再加上家长、社会对劳动教育的忽视,出现不少学生不会劳动、不爱劳动、不尊重劳动成果的现象。因此,加强劳动教育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形成合力,尤其要从学校课程抓起。

  (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仍是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

  劳动教育被弱化和软化的倾向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意见》的出台,正是针对当前劳动教育被弱化的现状、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对劳动教育的新要求、补齐劳动教育短板的重大举措。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是与“德智体美”四育相提并论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劳动教育在中小学实施的途径和德育一样,仅靠一门必修课程来落实是不够的,需要所有的学科去渗透及课内外活动共同来落实。《意见》明确指出:“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与其他必修课程一样也需要有机融入劳动教育的元素,同时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在课程理念和活动方式等方面也具有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独特优势,即便是劳动教育单独开设了,其在落实劳动教育中仍将是一个重要载体。 

认真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落实劳动教育中的独特优势

  2017 年《纲要》的出台,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方式等,规范了课程实施,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振了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积极性,也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落实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学校只有认真分析这些有利条件,才能把这些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实施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同时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实现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双赢。

  (一) 从目标和特征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利于落实劳动教育的目标

  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是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时都强调实践育人,都有明确的育人目标,且都以价值体认为核心。

  《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可见,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劳动能力虽然也是劳动教育的目标之一,但劳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且这个价值观的获得是通过劳动实践获得的,即“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有明确的育人目标,即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在这些具体目标中又是以“价值体认”为核心,其余目标也都是在满足这个前提条件下实现的。所有主题活动都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导向,通过活动来体察、辨别乃至认同这种价值观,而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价值体认”为核心的课程目标与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这个根本目标是一致的,且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体认目标里本来也包含“形成积极的劳动观念和态度”等劳动教育的目标。当学生开展的某一主题活动与劳动教育相关时,如社区服务类或职业体验类的活动,那么它的核心目标应该是价值体认——通过活动实现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同时在实现责任担当、问题解决等目标的过程中渗透服务社会、劳动光荣、创造性劳动等劳动观念的引导与体认。

  此外,实践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特征。劳动教育也强调实践,强调出力流汗、手脑并用,通过劳动实践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快乐,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体认劳动的价值、提升劳动能力、养成劳动习惯。劳动本身就是实践,这种实践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还包括社会服务、职业体验、设计制作等多种形式,也是一种综合实践。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劳动实践来体认劳动的价值、提升劳动素养,实现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育人的功能。

  (二) 从活动方式和内容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种基本活动方式都能实施相应的劳动教育内容

  《意见》明确了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生产劳动教育、服务性劳动教育和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放性和生成性使得它没有固定的内容,而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将其转化为活动主题。那么,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有可能成为学生探究的主题,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相关的内容开展活动。事实上,在《纲要》推荐的152个活动主题中,有近一半和劳动教育有关。

  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内容,但《纲要》将其实施方式归纳为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和职业体验四种基本活动方式,用活动方式来规范其内容,这已得到学校和教师的普遍认同和执行。而这四种基本活动方式与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高度的重合性或对应性,如,服务性劳动教育可以通过社会服务方式来实施,生产劳动教育可以通过设计制作和职业体验等方式来实施,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可以通过融入考察探究的方式来实施,让学生不是仅动手干活,而是手脑并用。当然,上述这些方式和内容并非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事实上,所有上述劳动教育的内容都应通过融入考察探究的方式来实施,因为“考察探究既集中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精神,也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同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中可能蕴含探究学习的元素。社会服务要求善于发现他人和社会组织的需求,研制服务行动方案,不是被动执行成人的指令,设计制作强调有自己的创意,职业体验中要求深入理解把握特定职业的超越性精神、专业品质等,这些都离不开学习者的研究态度、科学理性”。并且,运用这四种活动方式来实施劳动教育,打破了劳动教育仅以体力劳动、以使用传统工具和工艺的劳动为主的状况,融入了新型劳动形态,体现了新时代劳动教育与时俱进的特征。

  可见,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互交叉、相互促进,难以截然分开,这也正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落实劳动教育中的独特优势。

  (三) 从资源开发和利用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内外资源都可以支持劳动教育的实施

  劳动教育需要学生在真实的劳动情境中去践行价值信念,劳动需要一定的场地、设备和指导教师等人力和物资资源。很多地区和学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都开发了相应的课程资源,既有软件也有硬件,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这些资源为劳动教育的开展积累了一定的条件。如,有条件的学校建设了专用的活动室,如劳技教室、创客空间等;有很多学校开发了家长资源、社会资源,还与周边的社会机构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社会服务、职业体验的场所和指导教师;有不少地区还建有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学农基地、职业体验馆等,为学生集中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场所。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对于指导学生开展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方式的劳动教育也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尤其是带领学生探究式开展劳动教育更是经验丰富。这些教师经过劳动观念的洗礼和劳动技能的学习,也将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师资力量。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落实劳动教育中确实存在很多优势,是其他课程难以替代的。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前是、以后还将是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

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落实劳动教育中的优势

  既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落实劳动教育中有这么多优势,那么学校在加强劳动教育时就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要在学校劳动教育整体框架下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劳动教育的规划和设计,甚至有些内容可以和劳动教育必修课、学科实践打通来开展活动、统筹规划和实施。

  (一)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中强化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精神弘扬

  针对过去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不重视劳动观念培养这一现象,学校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时坚持价值体认这一核心目标,强化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精神弘扬,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体认劳动不分贵贱,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学校还可以根据《意见》、针对不同学段进一步细化劳动教育的可操作性目标,比如:小学要注重劳动意识的启蒙,注重卫生、劳动习惯的养成;初中要注重增加劳动知识、技能,加强家政学习,开展社区服务;普通高中要注重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此外,学校还可根据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能力,有的放矢地设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劳动教育的“梯度目标”。

  (二) 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学校要根据上述劳动教育目标,结合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和学校及周边可开发和利用的校内外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地预设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在这些主题中可以有机融入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内容,使劳动教育的具体内容和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融为一体,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活动内容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当然,这部分内容要和劳动教育必修课统筹设计,避免交叉重复。

  (三)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时选用恰当的活动方式

  如前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种基本活动方式都能实施劳动教育相应的内容。那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就要充分发挥每一种活动方式实施劳动教育相应内容的优势。当然,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要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活动方式,并按照每一种活动方式的关键要素来实施,使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式与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融为一体,最终既落实了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又达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当然,综合实践活动的四种活动方式在实践中不是割裂的,在实施劳动教育的内容时可以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共同落实劳动教育的目标。

  (四)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时要体现对学生劳动素养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对主题活动的评价以及对课程的评价。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要按照《纲要》的要求,建立档案袋、写实记录、开展科学评价等。评价中,要紧密结合课程目标,涉及劳动教育相关主题的,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劳动习惯等劳动素养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可对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以及身心、思想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考察。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落实劳动教育中的确具有独特优势,学校在整体规划劳动教育时应该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把劳动教育落实好。但必须注意的是,不能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落实劳动教育中独具优势,就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完全用来实施劳动教育,或者用劳动教育取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还有很多不属于劳动教育而学生又感兴趣的真实生活中关于自然、关于社会、关于学生自我的内容,这些内容还可以让学生继续去考察、去探究、去体验,只有这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才能更好地达成。因此,学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摆正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的关系,既不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忽视劳动教育,也不能用劳动教育取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充分发挥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落实劳动教育中的独特优势,在实施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同时又达到落实劳动教育的目的。

  来源|《教育科学研究》2021年第2期

  作者|冯新瑞(中国教科院课程教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常用链接

本站总访问量:81679次,
版权所有 © 2023 教育信息科研课题网
建议您使用IE11、Edge、Chrome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技术维护:教育信息科研课题网信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