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建设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基础,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首要任务,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一论断为“大思政”育人提供了鲜明发展导向和坚强政治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这一政策部署确立了“十大”育人体系,丰富了“大思政”育人的思想内涵,体现出“大思政”理念下一体化育人的实践逻辑。推进“大思政”一体化育人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的系统性、整体性,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联动、汇聚合力、落细落实、提质增效。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师范院校)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校办学的属性和要求,也有自身办学的性质和任务。在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背景下,面对为各级各类教育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培养优秀师资的目标任务,师范院校构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格局已成为基础而重要的现实问题和战略议题。
着眼于师范院校的地位作用,推进“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既是对党中央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的深入落实和具体践行,也是提升师范院校办学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培养社会主义人民教师的措施保障,能够在上位和前沿领域推动思政教育的价值理念和育人模式创新,进一步通过师资培养、理论供给、文化辐射、实践指导等功能的发挥,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外在引领和有效支撑,在更深层次上对教育的总体发展发挥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回归师范院校的办学实践,面对文化价值多元化、学习形式个性化、学生信息审辨能力差异、现代教育理性多样嬗变等潜在挑战,实行“大思政”一体化育人对学校的思想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以及学生的理想信念培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端正导向、规整实践、强基固本的现实意义。因此,师范院校构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格局对于促进院校内部建设和推动社会教育发展意义深远且极端重要,不仅能在源头上积极应对各级各类时代新人培养的新形势新任务,也能在根本上有效回应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新挑战。因而迫切需要立足实践、把握重点,以学生、教师、课程、文化为基本向度深化改革,确保“大思政”一体化育人得到常规化推进和常态化落实。
高等师范院校“大思政”一体化育人的价值“外推”
师范院校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层级。推进“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是师范院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核心体现,能够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部署与学校办学的各项使命任务以及育人活动的各个具体环节深度融合,确保师范院校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两代师表共育”和学校自身建设发展方面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充分发挥中国特色师范院校的独特办学价值,成为社会思想文化价值建设的引领者、教师教育文化传承创新的发动者、社会主义教师培养的主力军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主阵地。
(一)坚守高等师范院校办学立场的战略选择
独特的历史传统、办学定位、培养任务、优势基础以及专业设置,决定了师范院校在深化教育研究、繁荣教育理论、引领教育改革、服务教育实践、创新教育文化、培育师资人才方面的主体性地位和主导性作用。师范院校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提升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师范院校构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格局是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具体写照,是全面加强思政教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其核心立意在于通过整体性、全面性、系统性、协同性的思维方式,对多种具有思政教育功能的因素,通过特定的活动或联系机制,形成多主体参与、多形式呈现、多场域运作、多层面影响的思政教育合力体系。确保思政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学校运行全领域、覆盖师生全体成员,增强师范院校在思想政治建设和意识形态斗争领域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本领和能力。同时,带动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牢记“国之大者”,秉持师范院校教育宗旨、树立教师职业理想信念、锤炼坚强意志品质、形成高尚人格素养,涵养具有中国特色大国良师的优秀品格,进而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各阶段的时代新人培养奠定思想基础、做好人才储备、提供战略支撑。推进“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既要以党的自身建设为保障,也要全面加强学校的党建工作和对师生的党性教育,确保党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地位,使学校在各级党委带领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沿着有中国特色的师范院校的办学方向前进。
(二)创新中国特色教师教育文化的内在动力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做出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弘扬高尚师德的部署,为增强教师队伍“软实力”指明了方向。教师队伍中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政治素质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实质上是教师队伍的文化建设,其根本是要形成中国特色教师教育文化,从而构筑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支撑力量。独特的历史、独特的命运、独特的国情和独特的道路,这就要求师范院校必须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推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文化繁荣创新,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这就要求师范院校扎根中国大地,形成面向教育现代化的教师教育文化价值引领。思政教育本身蕴涵着思想理论、道德规范、文化价值及其培育方式。“大思政”在传统思政教育“单向度”“主渠道”育人的基础上,突出了向“多主体”“多要素”“多领域”“多维度”“多体系”联动育人的逻辑和方式转变,形成了立体化的育人机制,为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文化建设提供了全方位保障。一方面,教师教育文化和思政教育的价值内涵具有内在耦合性,二者相辅相成、彼此渗透;另一方面,推进“大思政”一体化育人能够在静态的要素层面丰富延展教师教育的思想价值,也能在动态的实践层面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得到广泛深入地培育转化,成为创新教师教育文化的有效路径。发展中国特色教师教育文化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始终,将思政教育内容纳入教师教育文化体系,用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教师教育文化建设。因此,构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格局为教师教育文化创新丰富了意义来源、构筑了多元路径、提供了思想引领。
(三)涵育社会主义优秀师资人才的体系保障
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是个体认知结构与教育传递的文化观、历史观、国家观、道德观等经由外部积极引导和个体价值判断后,通过价值选择、内化实现价值认同的结果。学生所形成的思想价值观念,决定了他们的思想水平和行为方式。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旨在通过创新思政教育内涵体系、方式方法、平台载体、机制保障,使学生在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等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深入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内涵的基础上,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汲取先进思想理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完善个人道德品质,从中获取提升思想境界、丰富精神世界的价值和力量,进而转化为指导个体思想和行动的原则和准则。反映在师范院校的育人实践中,则是以本、硕、博不同阶段师资人才的认知规律、接受特点、学习兴趣和成就动机为基础,结合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探索未知劲头足、接触新鲜事物多、接受新生事物快的天性和特征,通过“十+N”育人体系建设,以动态或静态、显性或隐性、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使思政教育承载的丰富价值要素进行生动转化,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生活、进入头脑、进入学生思想深处,为师资人才成长为合格可靠的社会主义人民教师筑牢信仰和信念根基。同时,坚持“大思政”一体化育人与师资人才的职业性、专业性培养密切关联,能够在坚实职业意识和职业信念、塑造职业精神和职业情感、完善专业品格和专业素质方面,为其从事教师职业和教育工作强化职业认同、夯实素质基础,从而更好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伟大实践。
(四)推进思政课程一体化改革的新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扎根时代、不扎根实践,教者无力、听者无心的现象依然存在。课程目标模糊、课程内容松散、培养路径单一、教育方法类同、课程资源零散、育人模式固化、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仍待解决。这些问题同样存在于师范院校,不仅制约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育,也会因师资供给侧的思政教育价值缺位而间接影响各级各类学校思政教育和学生培养的质量和成效。形成纵向贯通、横向协同、整体联动的育人体系是推进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内涵式发展,确保思政教育“提质增效”的关键。为此,以思政教育为“主渠道”,形成学校课程思政、科研思政、实践思政、文化思政、管理思政等为辅助支撑的多维度、整体性的“大思政”教育氛围和一体化育人格局,发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直接引导与潜在影响、重点培育和全面保障相结合的育人合力,是新时代思政教育改革和思政课程内涵式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在逻辑上本身就蕴含着整体性、系统性、多元性、互动性和结构性思维,在实践中表现为统整有利资源、理顺逻辑秩序、优化要素配置、建立相互关联、发挥结构功能的运行思路。因而,构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格局是师范院校深入落实立德树人、铸魂强师的有力举措,对推进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殊为必要。
高等师范院校“大思政”一体化育人的价值“内生”
师范院校是教师教育的依靠力量。在大力振兴教师教育进程中,师范院校在源头上面临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质量规格、优化教师资源供给、创新师资培育模式等适应现代化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当前,社会思想文化的多元碰撞、学生职业理想的模糊不定、现代学习形式的多样变革以及传统师范教育的弱化走向,这些都给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带来空前挑战。推进“大思政”一体化育人能够通过端正文化价值立场、培育学生职业信念、全面加强思想引领、整体提升育人合力,凝聚师范院校办学和育人的内生力量,使师范院校能够积极有效应对来自思想理论、文化价值和理想信念层面的潜在风险。
(一)多元思想文化的激荡碰撞要求凝聚办学文化自信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和教情正在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在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导致意识形态斗争日益凸显的形势下,我国思政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正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特别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文化的传播形式突破了传统的技术手段,多元文化价值体系在跨时空、跨地域的“无界限”中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认知。[8]其中,思想观念的碰撞、价值理念的冲突、道德规范的异质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文化建设和师资人才培养都带来潜在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就决定了师范院校要理直气壮办好思政教育、旗帜鲜明落实铸魂强师、深入坚定学校文化自信。思政教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积淀传承、承载着我们党带领人民开拓创新、在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探索中总结出的文化价值、思想理论、道德文明、家国情怀以及大同愿景等先进精神养料。在多元文化的激荡碰撞中构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格局是师范院校保持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建设的主体性,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权的具体写照,是确保师范院校打好思想理论基础、树立正确发展导向、做出正确价值选择、推进育人文化创新的重要保障,能够在思想文化冲突和价值选择困惑中建立与师资人才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师队伍建设规律相适应的育人机制,生成师生心理认同、行动自觉、主动践行的不竭精神动力。
(二)秉持立德铸魂任务的新时代师资人才要求坚定职业理想信念
在青年学生人生发展的“拔节孕穗期”,思政教育在打好生命底色、筑牢信仰根基、提高思想水平、提升政治觉悟、引领价值观念、强化道德品质、塑造精神风貌和夯实文化素养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其中,推进“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最关键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将党和人民创造的先进思想文化和创新理论有机融入思政教育体系。落实在师资人才培养实践中,要以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规律、师范专业建设规律、师资人才培养规律以及青年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身心成长特点为基础,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思政教育工作全领域。通过课程建设、教材改革、资源治理、管理优化、服务升级、方式转变、方法创新等多个环节和多种举措,将其转化为具体化、可视化、生动化、生活化的教育要素,进行落细、落小、落实,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形式在育人实践中予以充分展现和深层培育。使其真正进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世界,形成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应,确保学生乐学、真学、学深、学透,成为牢固内化于心、自觉外化于行的坚实信仰和行动指南。同时,要将“大思政”一体化育人与师资人才培养的职业要求和专业性质相结合,将思政教育、专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互嵌式展开,使师资人才在拥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础上,坚定职业理想信念,主动融入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之中,成为培养造就时代新人的保障力量。
(三)回应学习形式的多样变革要求规约学生思想认知
青年学生正处于以理性认知发展为主的特殊阶段,具备了特定的思想深度、思维广度和认知高度,是思想政治素养、道德文化修养以及职业精神、专业素质养成的关键发展期。在这一阶段,学生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强、喜欢挑战、追求新知的身心特征,要求教师既要不断创新思维方式、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也要在动态的教育过程中准确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价值倾向和认知特点。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学习方式广泛普及,这也使知识获取和传授方式、教与学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革带有时空灵活性、开放共享性、资源丰富性,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学习需要,弥补了学校教育在课程、知识、资源等方面的供给不足。然而,学校以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能够在培育知识、经验、技能、思维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感等进行必要规约和积极引领,但在多元、开放、灵活、自主的学习形式下,学生的信息和价值审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有效区分、准确判断获取信息中蕴含的思想观念的合理性、道德规范的正当性、观点论断的正确性,这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构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格局,实现由局部思维向整体思维、并列思维向进阶思维、多点思维向重点思维、自我思维向协同思维的逻辑转变,确立“静—动”“量—质”“显—隐”有机统一的育人体系,建设主客体参与、各环节把关、全要素介入、多角度干预、整体性引领的育人保障机制,对学生的思想认知进行积极规约和正确纠治,能够积极应对学习形式多样化变革对学生思想带来的消极影响。
(四)教师教育振兴的长远大计要求引领育人理性回归
师范院校具有师范文化悠久厚重、办学定位鲜明聚焦、师资队伍保障有力、专业设置结构合理、课程体系完善系统等固有优势,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师资供给的主要力量。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师范性、学术性、专业性、综合性办学理念间的冲突与调适,师范院校的办学定位出现了变动,众多师范院校开始向综合大学转型。师范院校的综合化改革能够通过获得更多的外部支持,补足在教育投入、资源获取、学科建设、项目研究、经费保障、质量提升方面的短板,但也引发了师范特色弱化、生源总量不足、师范专业缩减、师资培养质量衰变等新生问题。2018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 年)》,对特定阶段我国教师教育工作作出部署和要求。振兴教师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迫切需要师范院校回归以教师教育为主旨的办学定位,克服师范院校综合改革过程中的功利化倾向,破除“五唯”顽疾和重心错位的问题,形成以优秀教师培养为主责主业的价值追求。因此,在师范院校构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格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师教育思政”互为补充的协同培育机制,有利于引领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思想创新等方面回归“育人为本、强师为要”的办学理性,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输送更多具有“新时期教师精神”的优秀教师,切实服务各级各类学校、落实立德树人和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实现。
高等师范院校“大思政”一体化育人的实践向度
“大思政”一体化育人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要求。在师范院校的思政教育实践中,构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格局需要进一步结合教师教育实际来谋划重点、寻找依托、健全保障,确保其发挥实效。其中,学生、教师、课程、文化是根本决定和深刻影响育人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构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格局的基本实践向度和重点改革领域。
(一)以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的精神统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集中体现和高度凝结,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价值追求和思想道德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落实在师范院校的“大思政”一体化育人实践中,就是要求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核与精神特质来立德树人、铸魂强师,造就一批能够担当时代新人培养重任的优秀教师。一方面,要以思政教育为主渠道,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和内涵建设,为“育人育心”提供直接支撑;另一方面,要将富有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师范院校办学的各个环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匹配,相辅相成,为“立德铸魂”提供综合保障。其实践路径在于结合师资人才认知规律、专业属性、职业特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育人的全过程、全领域、全方位,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运用。其重要着力点在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与先进性,克服不符国情、不合本土、不契合实践、不顺应时代的消极文化价值的负面影响,通过积极加强教育引导、广泛开展舆论宣传、有效运用环境熏陶、持续强化文化熏陶、健全完善制度保障、注重方法路径创新等举措,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树人”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同时,要克服“两种倾向”、做好“三个加强”、建设“四条路径”,将先进的价值要素融入多维育人体系,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价值认知、正确的价值判断、合理的价值选择、深刻的价值内化、积极的价值实践,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育人实践中得到培育、认同和践行,形成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常态效应。
(二)以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的核心归旨
思政教育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不仅是理论、知识、经验传递的基本路径,更是通过价值引领塑造人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平台载体。在师范院校,这种价值引领集中反映在师德师风建设领域,内隐或外显于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准则、行为表现方面,成为最为核心的精神标识,指引师生的发展与成长。因此,师范院校要以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的核心指向,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要求和现实问题,建立契合实际的育人路径。当前,师德师风建设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纠正的问题,如只负责教书,不负责育人;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强,务实的作风和服务的意识不高;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较低,工作态度不端正,内在德性缺乏,外在规范淡薄等。对此,师范院校要全员全覆盖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文化品质,让有信仰的人讲好信仰、让有文化的人传递文化,通过师德师风建设带动师资人才的师德师风养成,确保他们在未来的教书育人岗位上、立德树人实践中展现新时代教师风采、影响一批批时代新人。这就要求在育人实践中将师德师风建设和队伍素质建设作为重点工程,以更多的方式、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支持教师不断加强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的锤炼。同时,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和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培训、进修、研学、评价、督导、奖惩等多元一体的现代化教师治理体系。进一步强化育人实践中的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制度完善和机制创新为教师营造守正创新的空间和环境,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激发教师的创新创造活力,鼓励支持教师积极探索“大思政”理念下一体化育人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径,确保广大教师能教、善教、爱教,乐为、敢为、有为。
(三)以学校课程思政作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的综合保障
“大思政”一体化育人体现了全员参与、全要素融入、全方位覆盖、全过程贯穿、全系统联动、全体系支持的实践特性,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全新定位。总体而言,在教育改革过程中,课程始终是改革的支点和重心。课程体系是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根本支撑,是知识经验、思想理论、文化价值的核心载体。这就要求师范院校推行与“大思政”一体化育人相适应的课程改革,以课程建设为关键领域、以课程实施为主要渠道,提升育人效能,结合师范专业、教师教育的学科属性与课程性质,在课程目标厘定、课程设计、内容组织、资源选择、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总结反思等环节加强思政教育的价值融入和转化,在各门类课程体系间形成纵向衔接、横向匹配的立体化协同共育机制,达成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实现理性教育和感性培养相补益。同时,注重课程实施和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变革,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书育人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协调处理好共性培养与个性培育之间的关系,鼓励教师和学生采取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技术手段开展课程实施和教学活动,将思想政治育人要素以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可视化、案例化、个性化、差异化以及可操作化的形式予以呈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发挥自己的主体力量,积极将内涵丰富的思想政治精神养料在个体思想认知层面加以内化,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加以实践。实质上,构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格局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有机统一,“思政课程”保证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系统性、思想理解的深刻性、价值内化的稳固性,“课程思政”增强了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全域性、综合性、保障性。
(四)以学校文化治理作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的动力支撑
加强文化治理是推进师范院校教育治理现代化和教师教育文化创新的重点议题,也是构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格局的内在要求和战略举措。学校文化代表着大学的办学特色、育人品格、社会使命和价值理想,深刻影响着大学的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校整体运行的规则与秩序、理念与模式、价值取向和发展愿景。在“大思政”一体化育人理念下加强学校文化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文化建设的共有内涵,同时也在每一所高校形成了个性化的表征和特质。推进学校文化治理,不仅要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更要站在学校发展全局和教育治理的高度上认识学校的办学性质、把握学校的办学宗旨、结合学校的历史传统、挖掘学校的文化内涵,形成能够指导学校改革发展的主导性文化精神。师范院校具有独特的办学价值定位,也在长期的传承积蓄中形成了特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致力于心理文化,共同构筑起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领域的核心文化品格,深远作用于学校的各项工作,致力于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师范院校推进“大思政”一体化育人,其中重要内涵就是以价值为引领推进学校文化治理,在现代化院校治理过程中加强教师教育文化建设、推进教师教育文化创新、增进教师教育文化认同、坚定教师教育文化自信,将教师教育文化融入到课程、教学、科研、管理、德育、校园文化等多个建设维度,在学生、教师、组织之间形成共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基础,用教师教育文化建设调适师范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现实矛盾和实践困惑,以教师教育文化引领学校运行、建设、改革与发展,彰显出新时代师范院校办好师范专业、培育优秀师资、繁荣教育理论、服务教育实践等核心价值,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提供潜在动力支撑。
来源|《现代教育管理》2021年第11期
作者|陈飞(中国教科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