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这场波澜壮阔、举世瞩目的脱贫攻坚战中,教育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推进义务教育有保障、教育发展脱贫一批等教育脱贫攻坚工作,推动贫困地区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奠定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坚实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奠基未来——中国教育脱贫攻坚的成就与经验》一书由中国教科院课题组撰写,2021年6月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主体结构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六章。分别呈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脱贫攻坚成就经验概览”“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辍学——义务教育有保障”“志智双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尽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之道——高校扶贫特色”“倾力打造滇西人力资源开发扶贫示范区——定点联系滇西扶贫”“形成教育大扶贫格局——营造大扶贫的良好氛围”等内容,从不同侧面介绍了教育脱贫攻坚的成就及相应举措。
第二部分:教育脱贫攻坚重要政策选编。分别呈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等16份关键政策文件。这些文件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和部署推动,切实保障了教育脱贫政策供给的连贯性和实效性。
第三部分:教育脱贫攻坚大事记。忠实记录了2011—2020年408个重要的教育脱贫攻坚事件,生动展现了政府主导、合力攻坚,多方参与、协同推进的教育脱贫攻坚战全景,充分体现了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在研究方法与内容安排上,本书突出了三个“结合”。一是点面结合。本书既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脱贫攻坚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和教育系统所构建的大扶贫格局进行了概括性介绍,也对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定点扶贫等不同领域的教育扶贫关键经验进行了深描,突出了教育扶贫的独特之处与发力点,做到了点与面、全局总结与局部深描相结合。二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本书通过大量的量化数据、统计图表等,客观呈现了教育脱贫攻坚不同领域投入的资金、人员数,落实的项目数,受益的人数等,使读者对教育脱贫攻坚的成绩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同时,本书还通过大量案例,介绍了教育系统不同部门、高校、机构,以及企业、非营利组织、军队等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的特色及成效,体现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三是概括与归纳提炼结合。本书在梳理教育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配套措施、经验成就的基础上,力图凝练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脱贫攻坚经验,提炼教育脱贫攻坚的创新举措、有效经验、工作机制。每一章节的内容,也基本遵循目标分析、成就展示、经验凝练、后续展望的架构,充分体现了概括与归纳提炼相结合。
本书从教育脱贫攻坚成就经验概览、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发展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高校发挥优势助力脱贫、定点联系滇西扶贫、各方协同形成教育大扶贫格局等方面,详实记录了教育系统脱贫攻坚的重要事件与关键政策,全面呈现了教育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与工作体系,系统凝练了教育脱贫攻坚的创新举措与推进路径,全方位展示了教育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与宝贵经验,对于展示教育战线脱贫攻坚的智慧与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精彩试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脱贫攻坚经验
在党中央领导下,我国教育脱贫攻坚取得了伟大胜利,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胜教育脱贫攻坚的一系列宝贵经验。
听党指挥是决胜教育脱贫攻坚的根本政治保证
听党指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最高政治原则,是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教育部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面压实责任,承担了教育行业扶贫、定点联系滇西边境片区、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等三个方面的教育脱贫攻坚任务。教育部建立以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为依托的工作落实机制,统筹部署协调教育战线及各界力量,制订出台保障脱贫攻坚的调研计划,健全完善投入政策体系、精准帮扶机制和监督考核制度。教育战线按照教育部党组的统一部署,积极有效开展定点、对口帮扶,全面推进各项扶贫工作,充分运用特色资源提高贫困地区自我脱贫能力。
服务大局是决胜教育脱贫攻坚的总体工作定位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要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重要使命,多次阐述教育扶贫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强调凸显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在党中央统筹部署下,教育部全面贯彻落实“两不愁三保障”与“五个一批”的脱贫攻坚战略任务,面向全局,融入全局,服务全局,并将此作为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的出发点、着眼点、落脚点。创新推行“智志双扶”“精准脱贫”“普职兼重”的扶贫思路,在贫困地区采取帮扶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创业、推普脱贫等一系列超常规举措,提高贫困群众发展能力和社会适应性,有效实现了“依靠教育脱贫”“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有学上转向上好学”。教育战线坚定服从脱贫攻坚战略大局,坚定不移地提高教育服务支撑能力,确保了脱贫攻坚的底线目标和任务的全面实现。
人民至上是决胜教育脱贫攻坚的核心价值立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教育部党组从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做决策,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突出问题。教育脱贫攻坚的制度设计紧紧围绕人民福祉,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分类规划、分类指导,尽最大努力满足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教育精准脱贫将脱贫对象精准到每个人,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失学。教育脱贫攻坚充分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外部帮扶与自我内生能力结合,注重提升贫困群众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优先发展是决胜教育脱贫攻坚的有效战略支撑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教育脱贫攻坚既是国家脱贫战略的重要目标也是重要手段。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始终做到规划优先、投入优先、资源优先,制订实施了特岗计划、国培计划、师范生公费教育、“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持计划、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等系列超常规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保持在4%以上,优先向农村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倾斜,通过教育投入、教育资助和教育帮扶,重塑当地文化,促进贫困人口学习、掌握脱贫知识技能,改善、提升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等多种方式,改变贫困地区的经济文化与贫困人口的整体面貌,产生持久的扶贫效果,为贫困地区补齐了教育发展短板,为实现脱贫攻坚、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团结协作是决胜教育脱贫攻坚的基本工作格局
教育部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巨大优势、各级党委政府的强大执行力、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最大限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教育大扶贫格局。一是强化整合系统内部脱贫攻坚力量,通过整合部内司局(单位)、院校、企业、行业协会学会等力量,开创横向协作、纵向联动、立体作战的定点扶贫工作局面,通过党建扶贫、消费扶贫、智力扶贫、技术扶贫等多种形式助力贫困地区脱贫。二是建立教育系统外的政府部门间合力脱贫攻坚协调关系,教育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建立起部门间扶贫协调机制;与重点省份签订合作备忘录或控辍保学任务书,加强与地方教育脱贫攻坚的联控联保机制;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指导直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组建八大“扶贫联盟”开展扶贫工作。三是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教育扶贫、承担教育扶贫责任,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迅速汇集全国优质线上教育资源,协调三大网络运营商完善贫困地区通信基础设施,保证了贫困地区“停课不停学”。
担当作为是决胜教育脱贫攻坚的必备时代品格
教育战线广大工作者和师生团结一致,以不屈不挠的毅力,汇聚磅礴力量履行职责,以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的精神打赢了脱贫攻坚保卫战。教育部党组成员带头抓扶贫,特别是2019年以来,部党组成员分工对口联系52个贫困县扶贫工作,并以台账形式督促指导落实。7位部党组成员“一对一”对口联系到县。党的十八大以来部党组成员共开展100多次扶贫调研,精准有效指导对口贫困县全部脱贫出列。各级教育干部职工始终坚守岗位,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扶贫政策,精准指导到户,成为脱贫攻坚战中最合格的前线哨兵。教育战线30多万名支教教师和挂职干部扎根扶贫一线,与贫困地区共同成长。近百万特岗教师同广大乡村教师一起坚守在最边远、最贫困、最艰苦的地区,推进乡村教育改革发展,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塑造新时代的中国乡村文明风貌。广大青年学生通过“三支一扶”计划、“三下乡”社会实践、“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等途径,奔赴脱贫攻坚战一线,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深切地体味到党的为民情怀和社会主义制度之好,达成了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