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翠:以人为本法治教育观构建研究

690

发布:2021-04-06 科研课题网


 

  李新翠著

  重庆出版社

  内容简介:以十九大提出的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为研究背景,阐述法治教育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并进一步突出法治教育是个体全面发展的根本需要,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明确本研究的目标、内容、思路、方法和创新点。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为逻辑起点,从人的类本质、社会本质和发展本质全方位呈现人的特征。从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明确法治的内涵和价值为核心,为法治教育观的重头提供理论基础。以五年普法规划和青少年法治教育专项政策为分析对象,从法治教育的定位、目标、内容和路径等方面的规定四个维度分析已有政策,明确我国法治教育观的历史变迁和主要特征,并进一步提出已有法治教育观存在的目标功利化、内容知识化、方式规训化和评价表面化的特征。以2014年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战略决策的落实情况为基本调查目标,既从对法治教育的认识、法治教育的现实情况、对法治教育的建议和期待三个方面对中小学法治教育相关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既考察当下教师们秉持的法治教育观,又为法治教育观的重构提供实证依据。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为逻辑起点,以马克思主义法治观为核心内容,在政策分析、实证调研基础上,重构法治教育观,进一步明确法治教育的性质、目标、内容和实现路径。

  目录:

  第1章绪 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对法治教育本原的追溯  

  1.1.2 对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响应  

  1.1.3 对法治教育实践改进需求的回应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构建法治教育观 

  1.2.2 决策意义:为全面建设法治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1.2.3 现实意义:为改进法治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以人为本  

  1.3.2 法治  

  1.3.3 法治教育 

  1.3.4 法治教育观  

  1.4 文献综述 

  1.4.1 关于以人为本的研究 

  1.4.2 关于普法教育工作的研究 

  1.4.3 关于法治教育定位与目标的研究 

  1.4.4 关于法治教育存在问题的研究  

  1.4.5 关于法治教育与公民教育关系的研究  

  1.4.6 关于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研究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总体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6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1.6.1 以人为本的理论视角  

  1.6.2 政策研究、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多种研究方法  

  1.6.3 法治教育的统整研究视角 

  1.7 基本框架

  第2章 法治教育观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2.1.1 人的类本质:法治教育的根本起点  

  2.1.2 人的社会本质:法治教育的运行之道  

  2.1.3 人的发展本质:法治教育的终极关怀 

  2.2 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 

  2.2.1 人是法治最根本的主体  

  2.2.2 自由和平等是法治的核心要素  

  2.2.3 公平和正义是法治的终极目标  

  2.3 以人为本视角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2.3.1 以人为本突出人的目的性 

  2.3.2 以人为本要做到以人为主体、以人为中心

  2.3.3 以人为本要突出人的批判性 

  2.3.4 以人为本要突出人的建构性  

  2.4 以人为本视角下的法治教育 

  2.4.1 法治教育的目的性 

  2.4.2 法治教育的主体性 

  2.4.3 法治教育的批判性 

  2.4.4 法治教育的建构性  

  2.5 马克思以人为本理论的具体要求 

  2.5.1 以人为本的法治教育要做到以人的本性为本 

  2.5.2 以人为本的法治教育要以人的自由为本 

  2.5.3 以人为本的法治教育要以人的权利为本 

  2.5.4 以人为本的法治教育是以人的个体为本  

  2.6 小结 

  2.6.1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是法治教育理论基础中的基础 

  2.6.2 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是法治教育的根本指导  

  2.6.3 以人为本是法治教育的根本要求 

  2.6.4 促进法治建设是法治教育的必然追求 

  第3章 法治教育观的政策分析 

  3.1 全民普法:从普及法律常识到提高法治素养 

  3.1.1 “一五”到“七五”普法规划回顾 

  3.1.2 我国以全民普法为载体的法治教育总结 

  3.2 专项法治教育政策:从零散走向体系  

  3.2.1 法治教育的性质从思想品德教育到独立的法治教育 

  3.2.2 法治教育的内容从法律常识为主到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为主 

  3.2.3 法治教育的目标从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到提高法治素养 

  3.2.4 法治教育的路径从法制教育的路径从模糊性原则到系统化教育 

  3.3 法治教育政策中法治教育观的价值取向 

  3.3.1 法治教育目标的功利化 

  3.3.2 法治教育内容的知识化 

  3.3.3 法治教育方式的规训化 

  3.3.4 法治教育评价的表面化 

  3.4 小结  

  3.4.1 无论从法治的格局还是从教育的领域,法治教育的附属和从属地位 

  3.4.2 法治教育内容以法律知识和法律条文为主 

  3.4.3 法治教育目标以培养遵纪守法公民为重  

  3.4.4 法治教育路径以单项宣传为主要路径的的技术倾向  

  第4章 法治教育观的实证研究 

  4.1 实证研究概况  

  4.1.1 研究对象 

  4.1.2 研究工具 

  4.1.3 研究方式 

  4.2 调查问卷结果 

  4.2.1 就法治教育的性质和定位而言,仅4成教师认为法治教育是素养教育  

  4.2.2 就法治教育内容而言,近8成教师认为核心内容是法治理念及其价值  

  4.2.3 就法治教育目标而言,近4成教师仍然认为法治教育根本目标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4.2.4 就法治教育的路径而言,法治实践的参与不足不够 

  4.3 一线教师法治教育观的理性分析 

  4.3.1 法治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支撑  

  4.3.2 明确法治教育定位是重构法治教育观的基础 

  4.3.3 法治教育的理性基础是价值取向 

  4.3.4 法治教育的内容基于知识、高于知识  

  4.3.5 法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个体自由而全面发展 

  4.3.6 法治教育观与法治教育实践之间亟需跨越鸿沟 

  4.4 小结 

  4.4.1 教师对法治教育性质的认识需从守法教育转型素养教育 

  4.4.2 教师对法治教育内容的认识需从法律知识为主转向法治知识、法治意识、法治理念和法治价值的综合体 

  4.4.3 教师对法治教育目标的认识需从外向型的法治建设转向内向型的人的法治素养的提升  

  4.4.4 教师对法治教育实施路径的认识需从单向传输为主转向互动交流和真实体验为主 

  第5章 法治教育观的构建 

  5.1 法治教育的性质  

  5.1.1 法治教育是通识教育而不是专业教育  

  5.1.2 法治教育应从知识传授为主转向素养导向为主  

  5.1.3 法治教育应该建立在价值教育基础上的工具教育 

  5.1.4 法治教育是解放人的教育而不是控制人的教育  

  5.2 法治教育目标需坚持个体目标与国家目标的统一  

  5.2.1法治教育的个体目标  

  5.2.2 法治教育的国家目标  

  5.3 法治教育的内容 

  5.3.1 法治的内涵  

  5.3.2 法治教育的立体化内容 

  5.4 法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5.4.1 以制度保障法治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5.4.2 以构建主客体互动的教育方式来实现法治教育 

  5.4.3 以法治实践的公开化来丰富法治教育  

  5.4.4 以创建法治文化来浸润法治教育  

  5.5 小结 

  5.5.1 坚持国家与人民的统一 

  5.5.2 实现法治与人的良好互动  

  5.5.3 协调权力与权利的关系  

  5.5.4 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5.5.5 处理好规范与自由的协调 

  参考文献 

常用链接

本站总访问量:81679次,
版权所有 © 2023 教育信息科研课题网
建议您使用IE11、Edge、Chrome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技术维护:教育信息科研课题网信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