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师徒制——德国博士教育的新模式
秦琳 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19世纪初,以洪堡为代表的德意志教育改革家将科研引入大学,基于“为科学而科学”、“科研与教学相统一”以及“学术自由”的原则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大学模式,开创了研究型大学的时代。同时,德国也首先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博士教育。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选择一个或多个学科自由学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研讨课,在研究所、实验室中进行研究,最终通过博士考试获得博士学位。大学的学习定位于纯粹的研究训练,不管学生未来的职业取向是教师、公务员、律师还是医生,大学对他们来说都是研究的场所,是接受科研训练的阶段。 随着19世纪后半期德国大学模式的广泛传播,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位制度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要影响,洪堡原则确立的“科研-教学-学习的统一体”成为各国研究生教育的理念基础。
作为现代博士教育的先行者,德国在很长的历史时间内都以其科学研究和博士培养的高质量闻名。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着规模的扩张,德国博士教育受到广泛批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透明度和程序性控制,修业年限过长,毕业率低,导师指导不足,博士生面临孤立和过度专业化等等。自80年代末开始,伴随一系列政策讨论和改革议程,德国高校逐渐建立了“研究训练小组” 等多种组织形式,在更加清晰的制度框架内进行博士生培养,逐渐形成了一种培养理念、培养程序、培养内容、评价标准等都与传统模式不同的 “结构化”博士教育模式。今天在德国大学之中,除了以传统的“师徒制”模式在导师指导下自由读博之外,越来越多的博士生在各类结构化项目中攻读博士学位。
放眼世界,德国博士教育改革并非个案。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主要发达国家博士教育都经历了规模扩张,大规模质量评估兴起,各种改革议题随之启动,越来越多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之外就业。对于博士教育的讨论也超出学术领域,受到政府、企业以及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各国博士教育的目标、价值取向、培养机制和评价标准等都在经历重大的调整和变革,德国博士教育的改革案例具有广泛意义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
《超越师徒制——德国博士教育的新模式》一书对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德国博士教育的改革过程及当前新的结构化博士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本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德国博士教育改革的深层动因是什么?这一历时近30年的改革是如何推进的?德国新的博士培养模式具有怎样的特征?这一改革对于理解当代博士教育的目标定位和组织形式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本书对德国博士教育改革的研究以知识生产转型的理论讨论为出发点。现代博士教育是在科研成为大学的核心任务以及现代学科体系的建立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围绕科学研究这一根本任务展开,科研训练是博士教育的本质特征。基于学科的知识结构、独立和自我指涉的价值取向、以大学为主要场域以及学术共同体的自治是现代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核心特征,也构成了现代博士教育的知识和组织基础。而过去半个多世纪中,人类社会的知识经历了爆炸性增长,知识生产方式也发生重大变化。科研不再是大学或科研机构的专属活动,学科的边界不断变化,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越来越普遍;产学研的结合日益紧密,科研评价更多受到外部因素影响;科研活动日益参照产业和市场的价值标准,跨国的科研合作成为常态。知识社会学、科技政策、高等教育等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当代科学研究在认识论和制度文化层面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知识生产模式正在经历转型。本书对相关理论观点进行了梳理,进一步提出当代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四个核心特征——全球化、情境化、社会化和市场化,以此来描述当代科学研究在问题设置和评价、组织形式、人员分布、资助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构成了当前各国博士教育改革的基本背景。
知识生产转型对于博士教育的影响具有普遍性意义。但作为一项国别研究,对德国博士教育改革的分析必须置于德国学术系统的组织结构、制度基础及其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之中。因而本书首先基于德国大学史的经典研究文献,分析了德国传统的“师徒制”博士教育模式得以形成的知识和组织基础;之后,结合统计数据和政策文本,勾勒了近30年来德国博士教育规模、结构以及相关制度框架的变化,并将这些变化放在德国高等教育系统改革的大背景中,讨论了德国博士教育组织基础的改变及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同时,本书对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德国博士教育的“结构化”改革进行了回顾和阶段划分,归纳了“结构化”博士教育的三种组织形态,并分析提出了结构化博士教育模式不同于传统博士培养的核心特征。
从知识生产的视角关注博士教育改革,学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分析层级。博士教育在制度上是一项基于特定学科或知识领域的学术活动。在共同的改革话语之外,各个学科知识的认识论特征决定了其特定的科研方式、学术交往方式以及科研训练方式。在宏观层面的讨论之后,本书在德国多所大学中选取了经济学、生命科学以及文化研究三个领域的八所研究生院进行了案例研究。通过对管理者、教授和博士生的访谈,以及对相关文本资料的分析,本书对这三个学科博士教育改革的动因、路径以及新的博士教育模式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提出了经济学“知识生产全球化驱动的博士教育新模式”、生命科学“基于‘模式2‘知识生产的博士教育新模式”和文化研究领域“基于知识生产异质性的博士教育新模式”三种不同的改革模式。
本书有以下主要结论:
德国传统的博士教育模式是基于现代学科体系和以教席制为基础的大学组织结构形成的,遵循自我指涉的原则,以同行评议进行质量评价,是一种基于“默顿范式”的传统科研训练模式。而过去三四十年中,知识生产的全球化、情境化、社会化和市场化全面改变了现代科学的知识格局、科研组织方式和评价、管理模式。德国博士教育也因而被纳入全球化的科研竞争之中,向“国际参考模式”靠拢;跨学科成为科研训练的重要知识取向;“以项目带培养”成为科研训练的普遍方式;不同社会部门、机构和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博士教育之中,博士科研训练的主题选择与质量评价因而更加复杂化;博士就业多元化;质量观、效率观、“竞标文化”和新管理主义对博士科研训练产生深刻影响。在这样的变化背景下,博士培养的目标、诉求以及利益主体多元化,从而推动了博士培养模式的改革。德国传统上基于自由研究和导师非正式指导的博士教育逐渐被纳入特定组织结构,成为具有完备制度性规约的系统性的科研训练和人才培养模式。
在实践层面,德国博士教育的改革过程受到德国高等教育文化传统、组织基础及制度环境的制约,体现出特定的路径特征。针对学科案例的研究则表明,在具体的学科和知识领域,博士教育改革的动力、路径以及新培养模式的特征呈现出异质性,凸显了在政策话语和标准样式之外,学科知识的认识论特征及其知识生产的组织方式,特别是学科知识的“国际化”程度、高级科研训练的核心内容和学术交往模式对博士教育改革实践的决定性影响。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当代知识生产转型与博士教育改革
第一节 当代博士教育的挑战与变革
第二节 知识生产转型的理论溯源
第三节 知识生产转型视野下的博士教育改革
第二章 当代德国博士教育概貌
第一节 德国博士教育的规模与结构
第二节 德国博士教育的参与主体
第三节 德国博士教育的法律框架与政策机构
第三章 德国传统博士教育模式及其挑战
第一节 德国传统博士教育模式的知识和组织基础
第二节 德国传统博士教育模式的核心特征
第三节 德国高等教育的系统变革
第四节 德国博士教育的问题与挑战
第四章 德国博士教育的结构化改革
第一节 建立结构化博士教育项目的早期实践(1983-1989)
第二节 结构化博士教育项目的规范发展(1990-2000)
第三节 博士教育结构化改革的扩散与深化(2000至今)
第四节 结构化博士教育模式的核心特征
第五章 经济学博士教育的新模式
第一节 案例项目概况
第二节 经济学结构化博士教育模式的核心特征
第三节 经济学博士教育结构化改革的动因与路径
第六章 生命科学博士教育的新模式
第一节 案例项目概况
第二节 生命科学结构化博士教育模式的核心特征
第三节 生命科学博士教育结构化改革的动因与路径
第七章 人文学科博士教育的新模式
第一节 案例项目概况
第二节 文化研究领域结构化博士教育模式的核心特征
第三节 文化研究博士教育结构化改革的动因与路径
第八章 德国博士教育改革的动因、路径与学科实践
第一节 知识生产转型与德国博士教育改革
第二节 德国博士教育改革的路径特征
第三节 德国博士教育改革的学科实践
后记
参考文献
索引
附录